桃園倉庫,桃園倉庫出售,桃園倉庫出租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桃園倉庫,桃園倉庫出售,桃園倉庫出租.買桃園有水電天車廠登,找合法便宜新倉庫資訊.中古小坪數倉庫買賣租賃,桃園工業區的倉庫.查詢桃園工業區便宜倉庫價格實價登錄價格行情,請找桃園廠房仲介-www.money5858.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278280最後頁
共2964筆/共297頁
329推案爆天量 北台灣挑戰3千億元2024/03/22發佈

今年房市「329檔期」黃金大檔將爆天量,市調機構《住展雜誌》21日公布最新調查指出,今年329檔期北台灣推案量可望衝上3,000億元大關,達3,140.5億元,挑戰歷年最大量。其中台北市四大百億規模指標案將帶頭衝,包括「達永‧新潤永吉路案」、「中工鳴森苑」、「士科大院」、「遠雄商舟」商辦案。



住展雜誌指出,今年329檔北台房市推案量可望比去年同期實際推案量,激增1,171.9億元,年增59.5%,創歷史新高,其中商、廠辦案占比降至4.6%,與去年近1成的占比砍半,顯示商辦熱度暫歇。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去年房市籠罩在總統大選、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闖關等變數,延後推案態勢明確,且政策法令下的推案時辰壓力,都讓今年供給量翻揚毫無懸念。



調查指出,今年北台灣「329檔」,主戰區在北北桃,推案共2,639.5億元,比重達8成5,其中台北市占3成來到971億元,新北、桃園分別有857.8億與810.7億元,占比27.3%與25.8%。



陳炳辰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房市交易熱區北市中山區預計有5案推出,為各行政區中數量之最,推案量達90億元,顯然可見建商對市中心區域高度期望。新北、桃園方面,分別有指標建商長虹建設、麗寶建設於新北市林口、桃園區小檜溪推出預計達百億元指標案。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打炒房,豪宅客!北市銳減、新北平盤2024/03/22發佈

受政府打房等因素影響,豪宅買氣萎靡不振,尤其《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2023年7月上路,被視為壓垮市場最後稻草。住商機構觀察資料發現,雙北2023年下半年豪宅交易量皆有下滑,其中北市量縮幅度更是破8成。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該法所通過的「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加上2023年下半年適逢總統大選前景不明,讓高資產族群置產較為謹慎。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加上2023年下半年適逢總統大選前景不明,讓高資產族群置產較為謹慎。<br/>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私法人購屋許可制」,加上2023年下半年適逢總統大選前景不明,讓高資產族群置產較為謹慎。

豪宅市場冷 北市億級交易4年量縮83.8%



住商機構根據台北地政雲、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台北2023年下半年度7~12月的總價1億元以上豪宅交易件數,共達21件,與2023年同期相比,交易量縮約63.2%,若與4年前同期高點的130件相比,交易量縮高達83.8%。新北總價6000萬元以上住宅交易,2023年下半年僅剩47件,相比4年前高點,跌幅也近19%。



徐佳馨指出,雙北豪宅市場受限於政府打房氛圍,與2023年下半年國內外政經情況皆不明朗,買氣難有起色,尤其北市豪宅市場由於總價更高,在央行「限貸令」之下,豪宅客負擔加重,交易量縮幅度更大。不過,新北2022、2023年下半年度豪宅交易量相差無幾,顯示北部豪宅客群似有外擴現象,才讓新北市仍保有基本交易量。



中山、大安機能豐富 穩居北市豪宅熱區



觀察行政區分布,北市以中山、大安區各多達7件位居前二名,大家房屋企研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中山區地處北市核心,交通、商業機能便利,其中大直區域更有不少新興豪宅,因此在2023年市場逆風下,仍能吸引金字塔客群搶進。至於大安區更是傳統豪宅聚落,尤其敦化南路不僅為金融、商辦重鎮,更有樹海加持,又具豐富商業機能,沿線新、舊豪宅交織,受區域高資產買方青睞。



與北市僅距一橋 板橋坐穩新北豪宅龍頭



另觀察新北市2023年下半年豪宅交易量能,在板橋竟出現多達20件的爆量,賴志昶分析,新北豪宅聚落主要分布於板橋、新店以及淡水等3大行政區,其中板橋地段最為精華,區域過去即吸引不少建商開發大坪數、高總價的豪宅物件。在2023年下半年度,受房價飆漲、政府打房等因素干擾,豪宅客群逐漸往北市以外區域看房,其中選擇與北市僅一橋之隔、且CP值更高的板橋做為置產標的,也屬正常。


▲近4年雙北市豪宅交易

▲近4年雙北市豪宅交易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2024/03/22發佈

矗立在中華路1段,1棟樓高28層的嶄新大樓,最近成為西門商圈熱門聚餐住宿的地點。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這棟台北中華大樓在2年前完工,是國內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藉由都市更新進行資產活化的首例。這個案例翻新舊城區風貌,串聯中華路林蔭大道及漢中街西門徒步區,形塑了區域指標性的商業場域。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現況 翻開都更成績單 萬華敬陪末座



西門商圈所在的萬華區,是台北市發展最早的區域,也是目前「最老」的行政區。近年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興盛,台北中華大樓卻是西門町少見都更成功的案例。根據內政部統計,萬華超過40年老屋占比高達64.32%,10年內新屋甚至連10%不到,僅占6.52%,全區平均屋齡41年,比全市平均屋齡37年還要老舊。



按理說老屋多、重建需求迫切,萬華區都更危老案應為數不少,不過攤開北市都更處統計數據來看,截至1月底為止,萬華都更報核67件,核定件數333件,僅有全市6%核定量,僅次於內湖,排名倒數第2;至於危老核准案有61件,占全市危老案913件的6.5%,無論都更或危老的量能,都是敬陪末座。



優勢 北萬華誘因較大 開發商力拚整合



萬華區都更危老量能位居末段班,背後一大原因是南、北萬華立地條件懸殊,都更冷、熱程度就像兩個世界。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丁致成指著地圖說,北萬華西門商圈這一帶,有不少開發商自行劃定更新單元進場整合,主要鄰近台北車站受惠於「西區門戶再造計畫」重大利多加持,加上土地使用分區為商四,土地深具都更重建效益。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但是和平西路以南,鄰近西藏路、中華路2段、青年公園一帶的南萬華,公劃的更新地區無論數量或面積是北市之冠,但民間能動的案子並不多,都更核定案更是少。



早年,西門地區被劃設為大商業中心,西門町周圍一帶皆屬高強度的商四土地,容積率達800%,圍繞西門商圈周邊,過去曾有「全坤雲峰」、「全坤威峰」、「都美豔」、「龍躍西門」等都更案陸續完工,近期則有「新碩華悅」、「岳泰豐鼎」、「興洋君冠」等案。



《財訊》雙週刊指出,雖然有開發商願意進場整合,但在萬華區談重建,較其他地區更不容易。在地12年的永慶房屋西門直營店店長馮長昊表示,西門町周邊一直有在談都更,但老屋主以長輩居多,對都更較具抗性;一是都更時間漫長要等上5~10年,二是多半不願意搬離現有熟悉的環境。過去「龍躍西門」曾有意整併從漢中街到西寧南路整個街廓,無奈最後只能從1000多坪,砍到剩400多坪。



而近期即將推案「興洋君冠」,鄰近西門町電影街,基地面積約400多坪,將更新重建為地上22層地下5層大樓,預計總銷43億元,不過中間歷經5年都更程序審議、4年公私協調代拆,最終才圓滿更新。



至於危老指標案為冠德建設「萬華直興段」,整合面積近600坪,為區內最大面積危老案,鄰近康定路、內江街口,原始建築存有近百年的4連棟日式紅磚屋,去年拆除動工興建。馮長昊說,那塊地在他來西門之前就荒廢了,整合迄今也有十幾年。



所幸,西門商圈精華地段一直以來都有開發商出手購地整合,像是皇翔相中中華路1段、長沙街口的精華角地,前後砸了近13.6億元、買下近200坪的土地;近年也有內江街4棟老建物以4.6億元被開發商收購,顯見看好這一區都更危老重建的潛力。



劣勢 南萬華房價低、地權亂 重建難



然而,相較於北萬華的熱絡,南萬華猶如都更熱潮外的邊緣地帶。丁致成點出南萬華民間開發商進場意願低落的2大原因。一是過去數十年來政府所蓋的公共住宅、整建住宅、出租國宅、軍眷村大多集中在此,普遍印象這裡多是環境窳陋、低收戶入居多,加上房價不高,缺乏開發誘因。



二是地權複雜度高。萬華每一塊土地幾乎都有故事,碰上文化資產、歷史建築保存問題比其他行政區機率高,更不乏傳承數代的土地資產,演變成一塊小小土地就有數百人持分,像是家族歷史古蹟、祭祀公業等,整合開發並不容易。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特別的是,自日治時期就成立的台北仁濟院,整併了清代以來的公益慈善組織。過去因不少名門望族捐錢、捐土地,台北仁濟院擁有西區一帶大量土地資產,但內部對參與合建或都更的看法仍然保守,少有土地參與重建,也成了難以推動老屋翻新的阻力。



2018年,北市府新增萬華區九處公劃更新地區,面積78.08公頃,範圍多集中在南萬華一帶,包括艋舺大道兩側、大理街周邊、西藏路萬大路周邊暨南機場2期整建住宅,以及捷運加蚋站周邊,希望提高容積獎勵加速更新意願,然而民間都更腳步仍是緩慢。



近年,台北市府也投入公共建設,期望帶動周邊發展,主要包括建設萬大線捷運、興辦社會住宅、市場改建及推動公辦都更等4大部分,當中整建住宅又以南機場整宅、西園整宅為重點項目。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央行開槍升息,房貸地板利率飆2.185%...千萬元房貸6次升息多扛「這麼多」:再來還會連續升?2024/03/22發佈

央行週四(3/21)召開2024年首季理監事會議,利率再調升半碼,連同本次升息週期,此次為第6度升息,讓房貸族的負擔進一步增加。



以貸款1000萬元30年期試算,房貸利率2.06%,本息平均攤還本來每月金額3萬7263元,升息半碼過後,房貸利率2.185%試算,則每月償還金額增加到3萬7894元,月還款多631元,每年多繳7572元。



若以6次升息來計算,每月增加房貸金額高達13638元,一年則是要增加163656元,累積升息所額外增添的負擔相當驚人。



不過,在信用管制部分維持現狀,讓原本憂心央行跟進財政部下修豪宅線,恐衝擊房屋貸款的預售屋買家,得以暫時鬆一口氣。



千萬房貸30年、每年多繳7572元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以貸款1000萬元30年期試算,房貸利率2.06%,本息平均攤還本來每月金額3萬7263元,升息半碼過後,房貸利率2.185%試算,則每月償還金額增加到3萬7894元,月還款多631元,每年多繳7572元。



以6次升息來計算,每月增加房貸金額高達13638元



大家房屋企研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每年多繳7572元看似不高,不過若以2022年反應升息前5大行庫平均房貸利率1.378%,月付金額為3萬3930元,換算本次升息,每月多繳3964元、每年多繳4萬7568元,已是超過2023年平均經常性薪資的4萬5496元,對房貸族壓力之重不言可喻。



若以6次升息來計算,每月增加房貸金額高達13638元,一年則是要增加163656元,累積升息所額外增添的負擔相當驚人。



曾敬德表示,4月電價調整可能帶來通膨預期,加上近期市場ETF申購資金太瘋狂,央行此次升息半碼並非針對房市而來,但對於房市仍有口頭警告,觀察此次升息半碼其實對於市場不是壞事,有助於讓不斷創高的房價稍稍恢復冷靜。



他指出,接下來要觀察利率屬於單一次調升,還是連續性升息,不過以過去升息5次後房市仍反映市場基本面而走揚來看,應該短期可以讓市場稍稍降溫,不過長期可能不會對房市造成太大衝擊。



6度升息利率 累計調升3.5碼



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央行決議升息半碼,雖然出乎外界意料,但仍可以理解,而物價隨電價上揚,房價也將受帶動,且6度升息後,利率累計已調升3.5碼,使房貸族的負擔加壓。



不過,美國今年後續的降息訊號明確,經濟展望也有諸多變數,因此往後的利率走勢是否持續走揚,仍有待持續觀察。



此外,近年因房價上漲,不少中小坪數物件的總價帶已逼近豪宅門檻,但實際上並非傳統認知的豪奢大戶,且豪宅線下修,對已購屋但仍未申貸的中高總價預售屋影響甚鉅,因此本次央行「一動不如一靜」,持續觀望市場變化,決議信用管制維持現狀,算是符合外界預期。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央行本次雖未加碼信用管制,但2019~2021年境外匯回的3000多億資金,將於今年陸續分批解禁,由於高總價物件,向來是企業、富商存放資金抗通膨的熱門管道之一,因此解禁資金是否轉泊不動產造成市場過熱?將是後續房市景氣與央行施政的觀察重點之一。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央行意外升息半碼,利率2%創15年新高!楊金龍為何突然出手?關鍵在「通膨」預測這麼高2024/03/22發佈

中央銀行週四(3/21)召開理監事會議,意外跌破市場眼鏡、宣布升息半碼,為2023年第2季以來首次升息,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0.125個百分點,分別由年息1.875%、2.25%及4.125%調整為2%、2.375%及4.25%,自3/22起實施。



重貼現率升至2%為15年來新高,利率結束連3凍,至於通膨狀況,央行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升至2.16%,突破通膨警戒線 2%。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通膨是否是長期結構性的改變,目前來說還言之過早,這次升息是一個宣示效果,因為考量電價調漲、緩和物價的預期心理,「理事們都非常贊同」,目前的貨幣政策基調還是緊縮,但不會是更嚴謹的。



至於未來會不會降息,楊金龍說美國的點陣圖參考參考就好,但市場參與者很喜歡拿點陣圖降息3次做文章,有些時候會變成後遺症,央行不會學美國去預測。



央行自2022年3月開始連5季決議升息,且在2022年3月一次升息1碼,2023年6月則是第1次暫停升息,時隔3季之後再次啟動升息動作。



央行預估今年CPI年增率將升至2.16%



央行表示,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預期國內通膨率將逐季緩步回降;惟考量2021年以來物價漲幅較高,以及4月國內電價擬議調漲,恐形成較高的通膨預期,央行預估今年CPI年增率將升至2.16%,突破通膨警戒線 2%。



「在經濟成長可望增溫下,為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理事會認為調升本行政策利率,有助促進物價穩定,並協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調升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22%



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理監事會後記者會上表示,理監事全體贊同預防性升息,央行調升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22%。



楊金龍表示,經濟部明天將調整電價,外界預測幅度平均10%,央行則是以12%來估算,4月起物價仍有上漲壓力,預估漲電價之後,將推升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影響0.12百分點,間接影響0.24百分點,但未必全在今年反映,預估今年通膨將升至2.16%。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嘉義科學園區週邊房價漲!預售屋已漲一成2024/03/19發佈

隨著行政院正式宣布台積電將在嘉義科學園區設立先進製程廠房,為嘉義當地房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早在台積電進駐的消息尚處於傳言階段時,嘉義科學園區所在的太保地區房價便得約 10%的漲幅,而如今計畫確認,房市的熱潮預計將進一步升溫。



嘉義科學園區房價上漲明顯



據最新的房地產市場數據顯示,嘉義科學園區周邊地區的房價已經開始快速上揚,特別是預售屋市場的漲幅尤為顯著。即使成屋市場的增長相對溫和,隨著台積電入駐的消息正式確定,這一上漲趨勢預計會持續加強。



預售屋漲幅明顯



根據上表台灣房屋的統計,嘉義科學園區周邊的房價行情已呈現明顯上揚趨勢,其中預售屋漲幅最明顯,從 2022 年的平均單價 26.1 萬元升至 2023 年的 28.4 萬元,年增 8.8%;透天厝總價則從 1110 萬元增至 1250 萬元,增幅達 12.6%。



和預售屋相比,成屋市場的漲幅相對溫和,中古華廈或大樓從 15.1 萬元小漲至 15.3 萬元;透天總價則從 918 萬元微增至 922 萬元。



 



台積電進駐:促進當地產業發展



嘉義縣政府及當地產業界對於台積電的加入持積極態度,認為這將為地方經濟帶來深遠的正面影響。



台積電的進駐將直接促進高科技產業的聚集,預計將與高鐵嘉義站、故宮南院等地標性設施共同形成一個繁榮的生活和經濟圈,進一步提升當地的居住和投資吸引力。



 



房價上漲引發居住負擔擔憂



然而,房價的快速上漲也引發了人們對於居住負擔能力的擔憂。專家建議,在房價持續上漲的同時,需要關注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否也有所提升,以確保房市增長的可持續性,避免給當地居民帶來過大的經濟壓力。



嘉義市的「可合理負擔房價」恐成回憶。



台積電嘉義設廠:總結



台積電的加入無疑為嘉義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但如何在促進經濟發展與維護社會公平之間取得平衡,將是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需要共同考慮的問題,確保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產業進步帶來的紅利。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地產小坪數可能成為永遠的主流2024/03/19發佈

2022-2023年房地產在政策打房下依舊「溫和上漲」,面對薪水不太漲、卻又想買房的一般民眾,建商開始採取「降低坪數、縮小總價」方式規劃產品,於是,市場開始「小宅」盛行,台灣不動產物業人力資源協會理事長曾文龍指出,在「人口高齡化、生育少子化、房價繼續漲、收入不增加」的情況下,「展望未來,房地產小坪數可能成為永遠的主流。」他這樣下出了結論。


▲台灣不動產物業人力資源協會理事長曾文龍指出,在「人口高齡化、生育少子化、房價繼續漲、收入不增加」的情況下,「展望未來,房地小坪數可能成為主流。」

▲台灣不動產物業人力資源協會理事長曾文龍指出,在「人口高齡化、生育少子化、房價繼續漲、收入不增加」的情況下,「展望未來,房地小坪數可能成為主流。」

曾文龍表示,50年來台灣房地產經歷幾波的景氣循環,有上有下、有勝有衰,然而唯一不變的是「地價不斷地狂漲」。大家都知道「房價最大的成本是地價,所以,地價不跌、房價難回檔」,他說:「財務狀況佳的屋主或建商,他們碰到不景氣,需要跌價嗎?撐了幾年後不想打折賣掉,結果房價又開始大漲,沒有跌價,賣掉反而賺得更多。」因此簡單地說,50年來地價一路狂漲,房價跟著大漲,只要口袋有錢,特別是買了要自住的,任何景氣不景氣的時段,有看中喜歡的房子閉著眼睛都可以買,而且不要一直問周邊朋友的意見,他們會告訴你砍價要多一點,結果反而買不到了,時機錯過了,多年後房價又大漲,反而買不起了。除了後悔莫及,除了捶胸頓足,還能幹嘛?!



曾文龍表示,同樣的,內行的房地產專家算得太精,當然也想砍價多一點,同樣通常也買不到!台諺說「天公疼憨人」,反而不太會砍價的老實人買到了,他完全沒有想到房子放得愈久,漲價愈多!曾文龍說,1973年,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房價每坪2萬元,大家可以想像這是什麼數字嗎?現在蓋好的新大樓每坪約200萬元,光房價就漲了100倍!房價會漲成這樣,那是因為這50年來的土地價格一直在飆漲,再加上國有財產局、國有財產署、各縣市政府,拼命標售土地,讓民間業者高價搶標,形成官方帶動民間一起讓土地長期穩健上漲,最後終端產品的「房子」當然就不會便宜!搞得現在年輕人望屋興嘆,躺平族成為現在進行式!年輕人無語問蒼天!一般中產階級也無力換屋,對政府非常失望!



曾文龍指出,每次房地產不景氣,大坪數、高總價的產品很難賣,因此建商都會推出1房、2房小坪數、低總價的預售屋來突破不景氣,目前的情況1個人買房的需求更是普遍的提高,因為台灣獨居人口愈來愈多。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戶量(平均每戶人口數)僅剩2.53人,繼續創了新低紀錄。2.53人是什麼概念?也就是2個人生不到1個人!1人家戶增加到332萬3,808戶,佔比高達35.9%,創下史上最高紀錄。



曾文龍認為1個人的家要買房子不管是景氣不景氣只需要買個小套房、小坪數或最多2房小坪數,當前房價如此高,就算原來需要買3房的購屋人,因為房價高漲預算不夠了,恐怕也只能忍痛買2房,因此1房、2房小坪數,不僅是每一波房地產不景氣,為了克服困難的主流,現在因為1人家戶的需求提高,展望未來,小坪數可能成為永遠的主流。也有些長輩直接幫子女購置1房、2房小坪數房屋,因為家長本身並不想跟已長大或成家子女的家庭合住,希望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自己的老年樂活生活。同樣地,子女也不想跟長輩住,都造成小坪數盛行。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自住首購買氣旺 公股銀看好今年房貸增5%2024/03/19發佈

超級央行周,各界關注中央銀行是否再祭房市信用管制新措施,多家公股銀前二月房貸金額繼續成長,各銀行看好自住首購熱潮將繼續支撐房貸業務,公股銀紛紛預估今年全年房貸業務成長率有機會5%起跳。



國銀房貸餘額(購屋加修繕貸款)持續上升,2021年底為8.81兆元,2022年成長至9.37兆元,去年底更達10.02兆元,今年1月則約為10.1兆元。



第一銀行2月底房貸餘額近5,200億元,較2023年底成長逾2%,預估2024年房貸將較2023年成長5%~7%。華南銀行2月底房貸餘額5,592億元,較去年底5,500億元成長92億元或成長1.7%,預估今年底房貸餘額較去年底成長約5%,目標為5,775億元。



房貸龍頭土地銀行前二月房貸新承作件數及金額均較去年同期略增,2月底的房貸餘額較2023年底成長約0.35%,預估今年平均餘額較去年微幅成長。合庫銀行2月底房貸餘額約6,800多億元,較2023年底成長約1.6%,預估今年房貸業務穩健成長。



公股銀分析,雖新青安房貸為房市催出首購買屋潮,使交易量「轉縮為增」,但長遠來看,央行持續管控房市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政府住宅政策也以興建社宅、租金補貼與囤房稅等為主軸,預估未來房市仍將以「自住需求」的剛性買盤為主,房市呈現「量穩價平緩」走勢。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地漲得很恐怖 太保1分農地3500萬2024/03/19發佈
台積電將進駐嘉義科學園區,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18日表示,政府會用各種政策讓房價平穩,保障年輕人居住權益。(呂妍庭攝)

台積電將進駐嘉義科學園區,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18日表示,政府會用各種政策讓房價平穩,保障年輕人居住權益。(呂妍庭攝)

台積電將進駐嘉義科學園區,縣府期待6大產業園區和高鐵特區Outlet進駐等,能帶來數萬就業人口和更多人流商機,但當地房地價格早已飆升,甚至隨台積電落腳嘉科定案,將持續往上衝。目前新建案每坪單價35萬元起跳,太保農地更喊價到每坪12萬元,每分農地高達3500多萬元,讓縣議員黃榮利直呼「很恐怖」。



台積電要在嘉科設廠傳聞已久,加上華泰名品城Outlet將進駐高鐵嘉義站特定區,兩大利多使得嘉義高鐵站周邊、太保市、縣治特區一帶房地產飆漲,傳出18年屋齡透天店面喊價4200萬元,新建案每坪單價35萬元起跳。



對於台積電進駐帶動房地價格飆升,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表示,嘉義縣要推社會住宅,政府會用各種政策讓房價平穩,保障年輕人居住權益,但地方有不同聲音。



太保市長鄭淑分說,台積電在嘉科設廠,地方當然歡迎、期待,但至目前為止,除了地價高、房價高之外,到底能提供多少工作機會給太保人?或帶多少整體經濟發展都是未知數,但民眾已因房地產喊漲,先感受到經濟壓力。



她強調,城市轉型不是官員喊轉型就可以,應該基層民眾也跟上這一波轉型,不是只有房租、房價轉型和漲價。



鄭淑分說,台積電設廠過程對當地環境一定會有衝擊,希望建廠施工過程,對地方交通、空氣及生活品質的影響減至最低,做好配套和公共設施維護。至於社宅興建規畫,目前嘉縣海區社宅規畫戶數才300多戶,數量明顯不足,應多規畫幾處,並且加緊興建完工。



縣議員何子凡認為,房價炒作問題跟社會住宅是兩個議題,質疑鄭文燦是牛頭不對馬嘴,回應敷衍,反問難道有社會住宅,政府就可以放任房價炒作?根本無法回應社會期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疲弱 前二月銷售額跌3成2024/03/19發佈

穩房市政策一波波,但大陸房市仍然籠罩在寒意中。大陸統計局18日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2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較2023年同期驟降2成和3成,且降幅較2023年全年相比大幅擴大10~20個百分點,顯示民眾買房意願仍舊不足。



數據顯示,1~2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11,369萬平方公尺,年減20.5%,降幅比2023年1~12月的年減8.5%,擴大12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額人民幣(下同)10,566億元,年減29.3%,降幅比2023年1~12月的年減6.5%更擴大了22.8個百分點。



澎湃新聞報導,業內人士表示,房市銷售額降幅擴大的原因,一方面是2023年春節前後房市小幅反彈,基期較高。另一方面,則是民眾收入及市場預期不確定的負面影響下,2024年春節期間民眾返鄉置業行情平淡,儘管各家房企使出渾身解數加碼促銷,但購房者觀望情緒依然濃厚。



值得注意的是,和民眾購房低迷相反,房企在保交樓壓力下,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一年來首次收窄。



根據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年減9%,降幅較2023年全年的年減9.6%收窄0.6個百分點,為2023年3月以來降幅首次收窄。



但與此同時,銷售不振也加劇房企的資金壓力,恐為後續經營埋下隱憂。數據顯示,1~2月份,房企到位資金16,193億元,年減24.1%,降幅比2023年全年擴大10.5個百分點。



上海師範大學房地產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光燦指出,穩房市政策陸續推出,但市場並未出現急速反轉,代表市場更加理性,短期炒房現象得到遏制,房地產市場正朝著健康方向發展,但也說明政策效果需要一定時間。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278280最後頁
共2964筆/共297頁
聯絡資訊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莊敬五街118號
電話:0908-156-235
0908-156-235客服電話
網站QR Code
http://www.money5858.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16,795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桃園倉庫,桃園倉庫出售,桃園倉庫出租-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