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倉庫,桃園倉庫出售,桃園倉庫出租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桃園倉庫,桃園倉庫出售,桃園倉庫出租.買桃園有水電天車廠登,找合法便宜新倉庫資訊.中古小坪數倉庫買賣租賃,桃園工業區的倉庫.查詢桃園工業區便宜倉庫價格實價登錄價格行情,請找桃園廠房仲介-www.money5858.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251253最後頁
共2692筆/共270頁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2024/03/22發佈

矗立在中華路1段,1棟樓高28層的嶄新大樓,最近成為西門商圈熱門聚餐住宿的地點。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這棟台北中華大樓在2年前完工,是國內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藉由都市更新進行資產活化的首例。這個案例翻新舊城區風貌,串聯中華路林蔭大道及漢中街西門徒步區,形塑了區域指標性的商業場域。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現況 翻開都更成績單 萬華敬陪末座



西門商圈所在的萬華區,是台北市發展最早的區域,也是目前「最老」的行政區。近年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興盛,台北中華大樓卻是西門町少見都更成功的案例。根據內政部統計,萬華超過40年老屋占比高達64.32%,10年內新屋甚至連10%不到,僅占6.52%,全區平均屋齡41年,比全市平均屋齡37年還要老舊。



按理說老屋多、重建需求迫切,萬華區都更危老案應為數不少,不過攤開北市都更處統計數據來看,截至1月底為止,萬華都更報核67件,核定件數333件,僅有全市6%核定量,僅次於內湖,排名倒數第2;至於危老核准案有61件,占全市危老案913件的6.5%,無論都更或危老的量能,都是敬陪末座。



優勢 北萬華誘因較大 開發商力拚整合



萬華區都更危老量能位居末段班,背後一大原因是南、北萬華立地條件懸殊,都更冷、熱程度就像兩個世界。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丁致成指著地圖說,北萬華西門商圈這一帶,有不少開發商自行劃定更新單元進場整合,主要鄰近台北車站受惠於「西區門戶再造計畫」重大利多加持,加上土地使用分區為商四,土地深具都更重建效益。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但是和平西路以南,鄰近西藏路、中華路2段、青年公園一帶的南萬華,公劃的更新地區無論數量或面積是北市之冠,但民間能動的案子並不多,都更核定案更是少。



早年,西門地區被劃設為大商業中心,西門町周圍一帶皆屬高強度的商四土地,容積率達800%,圍繞西門商圈周邊,過去曾有「全坤雲峰」、「全坤威峰」、「都美豔」、「龍躍西門」等都更案陸續完工,近期則有「新碩華悅」、「岳泰豐鼎」、「興洋君冠」等案。



《財訊》雙週刊指出,雖然有開發商願意進場整合,但在萬華區談重建,較其他地區更不容易。在地12年的永慶房屋西門直營店店長馮長昊表示,西門町周邊一直有在談都更,但老屋主以長輩居多,對都更較具抗性;一是都更時間漫長要等上5~10年,二是多半不願意搬離現有熟悉的環境。過去「龍躍西門」曾有意整併從漢中街到西寧南路整個街廓,無奈最後只能從1000多坪,砍到剩400多坪。



而近期即將推案「興洋君冠」,鄰近西門町電影街,基地面積約400多坪,將更新重建為地上22層地下5層大樓,預計總銷43億元,不過中間歷經5年都更程序審議、4年公私協調代拆,最終才圓滿更新。



至於危老指標案為冠德建設「萬華直興段」,整合面積近600坪,為區內最大面積危老案,鄰近康定路、內江街口,原始建築存有近百年的4連棟日式紅磚屋,去年拆除動工興建。馮長昊說,那塊地在他來西門之前就荒廢了,整合迄今也有十幾年。



所幸,西門商圈精華地段一直以來都有開發商出手購地整合,像是皇翔相中中華路1段、長沙街口的精華角地,前後砸了近13.6億元、買下近200坪的土地;近年也有內江街4棟老建物以4.6億元被開發商收購,顯見看好這一區都更危老重建的潛力。



劣勢 南萬華房價低、地權亂 重建難



然而,相較於北萬華的熱絡,南萬華猶如都更熱潮外的邊緣地帶。丁致成點出南萬華民間開發商進場意願低落的2大原因。一是過去數十年來政府所蓋的公共住宅、整建住宅、出租國宅、軍眷村大多集中在此,普遍印象這裡多是環境窳陋、低收戶入居多,加上房價不高,缺乏開發誘因。



二是地權複雜度高。萬華每一塊土地幾乎都有故事,碰上文化資產、歷史建築保存問題比其他行政區機率高,更不乏傳承數代的土地資產,演變成一塊小小土地就有數百人持分,像是家族歷史古蹟、祭祀公業等,整合開發並不容易。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萬華都更、危老量能居末段班 台北最老行政區重建之路北熱南冷

特別的是,自日治時期就成立的台北仁濟院,整併了清代以來的公益慈善組織。過去因不少名門望族捐錢、捐土地,台北仁濟院擁有西區一帶大量土地資產,但內部對參與合建或都更的看法仍然保守,少有土地參與重建,也成了難以推動老屋翻新的阻力。



2018年,北市府新增萬華區九處公劃更新地區,面積78.08公頃,範圍多集中在南萬華一帶,包括艋舺大道兩側、大理街周邊、西藏路萬大路周邊暨南機場2期整建住宅,以及捷運加蚋站周邊,希望提高容積獎勵加速更新意願,然而民間都更腳步仍是緩慢。



近年,台北市府也投入公共建設,期望帶動周邊發展,主要包括建設萬大線捷運、興辦社會住宅、市場改建及推動公辦都更等4大部分,當中整建住宅又以南機場整宅、西園整宅為重點項目。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央行開槍升息,房貸地板利率飆2.185%...千萬元房貸6次升息多扛「這麼多」:再來還會連續升?2024/03/22發佈

央行週四(3/21)召開2024年首季理監事會議,利率再調升半碼,連同本次升息週期,此次為第6度升息,讓房貸族的負擔進一步增加。



以貸款1000萬元30年期試算,房貸利率2.06%,本息平均攤還本來每月金額3萬7263元,升息半碼過後,房貸利率2.185%試算,則每月償還金額增加到3萬7894元,月還款多631元,每年多繳7572元。



若以6次升息來計算,每月增加房貸金額高達13638元,一年則是要增加163656元,累積升息所額外增添的負擔相當驚人。



不過,在信用管制部分維持現狀,讓原本憂心央行跟進財政部下修豪宅線,恐衝擊房屋貸款的預售屋買家,得以暫時鬆一口氣。



千萬房貸30年、每年多繳7572元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以貸款1000萬元30年期試算,房貸利率2.06%,本息平均攤還本來每月金額3萬7263元,升息半碼過後,房貸利率2.185%試算,則每月償還金額增加到3萬7894元,月還款多631元,每年多繳7572元。



以6次升息來計算,每月增加房貸金額高達13638元



大家房屋企研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每年多繳7572元看似不高,不過若以2022年反應升息前5大行庫平均房貸利率1.378%,月付金額為3萬3930元,換算本次升息,每月多繳3964元、每年多繳4萬7568元,已是超過2023年平均經常性薪資的4萬5496元,對房貸族壓力之重不言可喻。



若以6次升息來計算,每月增加房貸金額高達13638元,一年則是要增加163656元,累積升息所額外增添的負擔相當驚人。



曾敬德表示,4月電價調整可能帶來通膨預期,加上近期市場ETF申購資金太瘋狂,央行此次升息半碼並非針對房市而來,但對於房市仍有口頭警告,觀察此次升息半碼其實對於市場不是壞事,有助於讓不斷創高的房價稍稍恢復冷靜。



他指出,接下來要觀察利率屬於單一次調升,還是連續性升息,不過以過去升息5次後房市仍反映市場基本面而走揚來看,應該短期可以讓市場稍稍降溫,不過長期可能不會對房市造成太大衝擊。



6度升息利率 累計調升3.5碼



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央行決議升息半碼,雖然出乎外界意料,但仍可以理解,而物價隨電價上揚,房價也將受帶動,且6度升息後,利率累計已調升3.5碼,使房貸族的負擔加壓。



不過,美國今年後續的降息訊號明確,經濟展望也有諸多變數,因此往後的利率走勢是否持續走揚,仍有待持續觀察。



此外,近年因房價上漲,不少中小坪數物件的總價帶已逼近豪宅門檻,但實際上並非傳統認知的豪奢大戶,且豪宅線下修,對已購屋但仍未申貸的中高總價預售屋影響甚鉅,因此本次央行「一動不如一靜」,持續觀望市場變化,決議信用管制維持現狀,算是符合外界預期。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央行本次雖未加碼信用管制,但2019~2021年境外匯回的3000多億資金,將於今年陸續分批解禁,由於高總價物件,向來是企業、富商存放資金抗通膨的熱門管道之一,因此解禁資金是否轉泊不動產造成市場過熱?將是後續房市景氣與央行施政的觀察重點之一。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央行意外升息半碼,利率2%創15年新高!楊金龍為何突然出手?關鍵在「通膨」預測這麼高2024/03/22發佈

中央銀行週四(3/21)召開理監事會議,意外跌破市場眼鏡、宣布升息半碼,為2023年第2季以來首次升息,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各調升0.125個百分點,分別由年息1.875%、2.25%及4.125%調整為2%、2.375%及4.25%,自3/22起實施。



重貼現率升至2%為15年來新高,利率結束連3凍,至於通膨狀況,央行預估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升至2.16%,突破通膨警戒線 2%。



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通膨是否是長期結構性的改變,目前來說還言之過早,這次升息是一個宣示效果,因為考量電價調漲、緩和物價的預期心理,「理事們都非常贊同」,目前的貨幣政策基調還是緊縮,但不會是更嚴謹的。



至於未來會不會降息,楊金龍說美國的點陣圖參考參考就好,但市場參與者很喜歡拿點陣圖降息3次做文章,有些時候會變成後遺症,央行不會學美國去預測。



央行自2022年3月開始連5季決議升息,且在2022年3月一次升息1碼,2023年6月則是第1次暫停升息,時隔3季之後再次啟動升息動作。



央行預估今年CPI年增率將升至2.16%



央行表示,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預期國內通膨率將逐季緩步回降;惟考量2021年以來物價漲幅較高,以及4月國內電價擬議調漲,恐形成較高的通膨預期,央行預估今年CPI年增率將升至2.16%,突破通膨警戒線 2%。



「在經濟成長可望增溫下,為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理事會認為調升本行政策利率,有助促進物價穩定,並協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調升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22%



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理監事會後記者會上表示,理監事全體贊同預防性升息,央行調升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22%。



楊金龍表示,經濟部明天將調整電價,外界預測幅度平均10%,央行則是以12%來估算,4月起物價仍有上漲壓力,預估漲電價之後,將推升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影響0.12百分點,間接影響0.24百分點,但未必全在今年反映,預估今年通膨將升至2.16%。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嘉義科學園區週邊房價漲!預售屋已漲一成2024/03/19發佈

隨著行政院正式宣布台積電將在嘉義科學園區設立先進製程廠房,為嘉義當地房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早在台積電進駐的消息尚處於傳言階段時,嘉義科學園區所在的太保地區房價便得約 10%的漲幅,而如今計畫確認,房市的熱潮預計將進一步升溫。



嘉義科學園區房價上漲明顯



據最新的房地產市場數據顯示,嘉義科學園區周邊地區的房價已經開始快速上揚,特別是預售屋市場的漲幅尤為顯著。即使成屋市場的增長相對溫和,隨著台積電入駐的消息正式確定,這一上漲趨勢預計會持續加強。



預售屋漲幅明顯



根據上表台灣房屋的統計,嘉義科學園區周邊的房價行情已呈現明顯上揚趨勢,其中預售屋漲幅最明顯,從 2022 年的平均單價 26.1 萬元升至 2023 年的 28.4 萬元,年增 8.8%;透天厝總價則從 1110 萬元增至 1250 萬元,增幅達 12.6%。



和預售屋相比,成屋市場的漲幅相對溫和,中古華廈或大樓從 15.1 萬元小漲至 15.3 萬元;透天總價則從 918 萬元微增至 922 萬元。



 



台積電進駐:促進當地產業發展



嘉義縣政府及當地產業界對於台積電的加入持積極態度,認為這將為地方經濟帶來深遠的正面影響。



台積電的進駐將直接促進高科技產業的聚集,預計將與高鐵嘉義站、故宮南院等地標性設施共同形成一個繁榮的生活和經濟圈,進一步提升當地的居住和投資吸引力。



 



房價上漲引發居住負擔擔憂



然而,房價的快速上漲也引發了人們對於居住負擔能力的擔憂。專家建議,在房價持續上漲的同時,需要關注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否也有所提升,以確保房市增長的可持續性,避免給當地居民帶來過大的經濟壓力。



嘉義市的「可合理負擔房價」恐成回憶。



台積電嘉義設廠:總結



台積電的加入無疑為嘉義的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但如何在促進經濟發展與維護社會公平之間取得平衡,將是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需要共同考慮的問題,確保所有居民都能享受到產業進步帶來的紅利。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地產小坪數可能成為永遠的主流2024/03/19發佈

2022-2023年房地產在政策打房下依舊「溫和上漲」,面對薪水不太漲、卻又想買房的一般民眾,建商開始採取「降低坪數、縮小總價」方式規劃產品,於是,市場開始「小宅」盛行,台灣不動產物業人力資源協會理事長曾文龍指出,在「人口高齡化、生育少子化、房價繼續漲、收入不增加」的情況下,「展望未來,房地產小坪數可能成為永遠的主流。」他這樣下出了結論。


▲台灣不動產物業人力資源協會理事長曾文龍指出,在「人口高齡化、生育少子化、房價繼續漲、收入不增加」的情況下,「展望未來,房地小坪數可能成為主流。」

▲台灣不動產物業人力資源協會理事長曾文龍指出,在「人口高齡化、生育少子化、房價繼續漲、收入不增加」的情況下,「展望未來,房地小坪數可能成為主流。」

曾文龍表示,50年來台灣房地產經歷幾波的景氣循環,有上有下、有勝有衰,然而唯一不變的是「地價不斷地狂漲」。大家都知道「房價最大的成本是地價,所以,地價不跌、房價難回檔」,他說:「財務狀況佳的屋主或建商,他們碰到不景氣,需要跌價嗎?撐了幾年後不想打折賣掉,結果房價又開始大漲,沒有跌價,賣掉反而賺得更多。」因此簡單地說,50年來地價一路狂漲,房價跟著大漲,只要口袋有錢,特別是買了要自住的,任何景氣不景氣的時段,有看中喜歡的房子閉著眼睛都可以買,而且不要一直問周邊朋友的意見,他們會告訴你砍價要多一點,結果反而買不到了,時機錯過了,多年後房價又大漲,反而買不起了。除了後悔莫及,除了捶胸頓足,還能幹嘛?!



曾文龍表示,同樣的,內行的房地產專家算得太精,當然也想砍價多一點,同樣通常也買不到!台諺說「天公疼憨人」,反而不太會砍價的老實人買到了,他完全沒有想到房子放得愈久,漲價愈多!曾文龍說,1973年,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房價每坪2萬元,大家可以想像這是什麼數字嗎?現在蓋好的新大樓每坪約200萬元,光房價就漲了100倍!房價會漲成這樣,那是因為這50年來的土地價格一直在飆漲,再加上國有財產局、國有財產署、各縣市政府,拼命標售土地,讓民間業者高價搶標,形成官方帶動民間一起讓土地長期穩健上漲,最後終端產品的「房子」當然就不會便宜!搞得現在年輕人望屋興嘆,躺平族成為現在進行式!年輕人無語問蒼天!一般中產階級也無力換屋,對政府非常失望!



曾文龍指出,每次房地產不景氣,大坪數、高總價的產品很難賣,因此建商都會推出1房、2房小坪數、低總價的預售屋來突破不景氣,目前的情況1個人買房的需求更是普遍的提高,因為台灣獨居人口愈來愈多。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戶量(平均每戶人口數)僅剩2.53人,繼續創了新低紀錄。2.53人是什麼概念?也就是2個人生不到1個人!1人家戶增加到332萬3,808戶,佔比高達35.9%,創下史上最高紀錄。



曾文龍認為1個人的家要買房子不管是景氣不景氣只需要買個小套房、小坪數或最多2房小坪數,當前房價如此高,就算原來需要買3房的購屋人,因為房價高漲預算不夠了,恐怕也只能忍痛買2房,因此1房、2房小坪數,不僅是每一波房地產不景氣,為了克服困難的主流,現在因為1人家戶的需求提高,展望未來,小坪數可能成為永遠的主流。也有些長輩直接幫子女購置1房、2房小坪數房屋,因為家長本身並不想跟已長大或成家子女的家庭合住,希望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自己的老年樂活生活。同樣地,子女也不想跟長輩住,都造成小坪數盛行。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自住首購買氣旺 公股銀看好今年房貸增5%2024/03/19發佈

超級央行周,各界關注中央銀行是否再祭房市信用管制新措施,多家公股銀前二月房貸金額繼續成長,各銀行看好自住首購熱潮將繼續支撐房貸業務,公股銀紛紛預估今年全年房貸業務成長率有機會5%起跳。



國銀房貸餘額(購屋加修繕貸款)持續上升,2021年底為8.81兆元,2022年成長至9.37兆元,去年底更達10.02兆元,今年1月則約為10.1兆元。



第一銀行2月底房貸餘額近5,200億元,較2023年底成長逾2%,預估2024年房貸將較2023年成長5%~7%。華南銀行2月底房貸餘額5,592億元,較去年底5,500億元成長92億元或成長1.7%,預估今年底房貸餘額較去年底成長約5%,目標為5,775億元。



房貸龍頭土地銀行前二月房貸新承作件數及金額均較去年同期略增,2月底的房貸餘額較2023年底成長約0.35%,預估今年平均餘額較去年微幅成長。合庫銀行2月底房貸餘額約6,800多億元,較2023年底成長約1.6%,預估今年房貸業務穩健成長。



公股銀分析,雖新青安房貸為房市催出首購買屋潮,使交易量「轉縮為增」,但長遠來看,央行持續管控房市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政府住宅政策也以興建社宅、租金補貼與囤房稅等為主軸,預估未來房市仍將以「自住需求」的剛性買盤為主,房市呈現「量穩價平緩」走勢。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地漲得很恐怖 太保1分農地3500萬2024/03/19發佈
台積電將進駐嘉義科學園區,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18日表示,政府會用各種政策讓房價平穩,保障年輕人居住權益。(呂妍庭攝)

台積電將進駐嘉義科學園區,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18日表示,政府會用各種政策讓房價平穩,保障年輕人居住權益。(呂妍庭攝)

台積電將進駐嘉義科學園區,縣府期待6大產業園區和高鐵特區Outlet進駐等,能帶來數萬就業人口和更多人流商機,但當地房地價格早已飆升,甚至隨台積電落腳嘉科定案,將持續往上衝。目前新建案每坪單價35萬元起跳,太保農地更喊價到每坪12萬元,每分農地高達3500多萬元,讓縣議員黃榮利直呼「很恐怖」。



台積電要在嘉科設廠傳聞已久,加上華泰名品城Outlet將進駐高鐵嘉義站特定區,兩大利多使得嘉義高鐵站周邊、太保市、縣治特區一帶房地產飆漲,傳出18年屋齡透天店面喊價4200萬元,新建案每坪單價35萬元起跳。



對於台積電進駐帶動房地價格飆升,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表示,嘉義縣要推社會住宅,政府會用各種政策讓房價平穩,保障年輕人居住權益,但地方有不同聲音。



太保市長鄭淑分說,台積電在嘉科設廠,地方當然歡迎、期待,但至目前為止,除了地價高、房價高之外,到底能提供多少工作機會給太保人?或帶多少整體經濟發展都是未知數,但民眾已因房地產喊漲,先感受到經濟壓力。



她強調,城市轉型不是官員喊轉型就可以,應該基層民眾也跟上這一波轉型,不是只有房租、房價轉型和漲價。



鄭淑分說,台積電設廠過程對當地環境一定會有衝擊,希望建廠施工過程,對地方交通、空氣及生活品質的影響減至最低,做好配套和公共設施維護。至於社宅興建規畫,目前嘉縣海區社宅規畫戶數才300多戶,數量明顯不足,應多規畫幾處,並且加緊興建完工。



縣議員何子凡認為,房價炒作問題跟社會住宅是兩個議題,質疑鄭文燦是牛頭不對馬嘴,回應敷衍,反問難道有社會住宅,政府就可以放任房價炒作?根本無法回應社會期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疲弱 前二月銷售額跌3成2024/03/19發佈

穩房市政策一波波,但大陸房市仍然籠罩在寒意中。大陸統計局18日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2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較2023年同期驟降2成和3成,且降幅較2023年全年相比大幅擴大10~20個百分點,顯示民眾買房意願仍舊不足。



數據顯示,1~2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11,369萬平方公尺,年減20.5%,降幅比2023年1~12月的年減8.5%,擴大12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額人民幣(下同)10,566億元,年減29.3%,降幅比2023年1~12月的年減6.5%更擴大了22.8個百分點。



澎湃新聞報導,業內人士表示,房市銷售額降幅擴大的原因,一方面是2023年春節前後房市小幅反彈,基期較高。另一方面,則是民眾收入及市場預期不確定的負面影響下,2024年春節期間民眾返鄉置業行情平淡,儘管各家房企使出渾身解數加碼促銷,但購房者觀望情緒依然濃厚。



值得注意的是,和民眾購房低迷相反,房企在保交樓壓力下,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一年來首次收窄。



根據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年減9%,降幅較2023年全年的年減9.6%收窄0.6個百分點,為2023年3月以來降幅首次收窄。



但與此同時,銷售不振也加劇房企的資金壓力,恐為後續經營埋下隱憂。數據顯示,1~2月份,房企到位資金16,193億元,年減24.1%,降幅比2023年全年擴大10.5個百分點。



上海師範大學房地產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光燦指出,穩房市政策陸續推出,但市場並未出現急速反轉,代表市場更加理性,短期炒房現象得到遏制,房地產市場正朝著健康方向發展,但也說明政策效果需要一定時間。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中這一區預售單價超車新北一哥2024/03/19發佈

2023年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36,363棟,與2022年相比年減3.0%,雖然是自2020年來最低交易紀錄,不過還是有不少區域表現仍十分突出。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統計2023年六都的十大熱門交易行政區,發現桃園市的「中壢區」和「桃園區」包辦交易量前二名,新北市則以5個行政區入榜最多;而台中「西屯區」憑藉區域優勢,預售屋平均單價已超車新北板橋區!



台中「西屯區」受惠於七期重劃區帶動下,預售屋平均單價為67.8萬元,竟然還超車新北蛋黃區板橋的67.1萬元和新店的66萬元。陳金萍分享,「台中七期」為全台知名的豪宅區,其中又橫跨西屯與南屯這兩個行政區。近年來,在許多重大建設及大型企業進駐、台中捷運正式通車下,再加上原有便捷的公路系統及豐富的生活機能,七期重劃區因此也被譽為台中的「信義計畫區」,肩負著台中的政治、商業與文化中心。而該重劃區的預售新屋大幅推升西屯區的交易價量,使去年一整年西屯區的預售占比就高達近五成,當地預售市場十分熱絡!



觀察2023年六都十大交易熱區中,「中壢區」交易量達8885件居冠,第二名的「桃園區」也以8436件緊追在後,這兩區房市買氣相當火熱。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桃園市因與雙北的地緣關係,近年隨著高鐵、捷運等軌道交通愈漸完備,再加上TPASS上路後,一小時生活圈儼然成形。而且桃園還坐擁空港的優勢,讓該區成為企業廠辦、總部設點的一級戰區,此外近年推動產業升級,計畫將桃園打造成智慧產業新聚落,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吸引大量就業人口湧進。



陳金萍說明,近年來,桃園的重劃區大幅開發,熱度、話題性不停歇,再加上市場推案量大、供給物件多元,且能同時滿足首購、換屋及置產族等各式需求,推升房市交易量能。像是「中壢區」有青埔高鐵特區、過嶺重劃區等,「桃園區」也有中正藝文特區、中路重劃區、經國重劃區及小檜溪重劃區等,在產業投資、就業無虞、人口成長、交通建設及重劃區推案量大的催動下,和房價相較雙北地區更具優勢,使雙北購屋族群外溢到桃園買房,這2區也成為買房的熱門選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商錢再襲房市? 央行警戒2024/03/19發佈

台商回流資金不得投資房市限令將期滿解禁,恐現一波錢潮再度推升房價,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18日在立法院財委會重申,本周四(21日)央行將舉行首季理監事會議,將針對國內金融與房地產市場進行評估。亦即會再度檢視房市信用管制相關措施,是否需再更新、強化。



近期大量資金湧入台股ETF,再度引發台灣熱錢「淹腳目」的討論,除了股市熱錢外,財委會立委郭國文亦提及,台商回流資金3,351億元,依條例限制五年不得投入不動產的禁令,將在今年8月解禁,恐使熱錢大量流向房地產,房價恐再攀高。立委賴惠員亦指台灣實質負利率,使資金氾濫,大量資金才會轉投股市、ETF。



市場預期這次央行理監事會利率應會連四凍,且房市管制措施不會退場,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更表示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不會到此為止」,因應漲電價將可能推升物價,及新青安房貸催出自用型購屋,及這波資金狂潮,就看央行是否再祭出新的管制措施或說法。



顏宗大表示,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經常帳長期順差,反映超額儲蓄,持續累積,亦讓國內資金充裕,央行積級透過定存單與各項操作工具調節,沖銷市場餘裕資金。



他也說,央行已提出三個大方向,希望引導家戶部門的儲蓄轉到金融商品的投資,也希望引導到國家的關鍵基礎設施。



據央行統計,近年國內投資率雖已略為提升,但因儲蓄率上升更多,導致超額儲蓄仍高,我國超額儲蓄自2020年破3兆元,2021年衝到3.69兆元,近兩年有逐步下修,去年底降為3.31兆元。



立委賴士葆則提到,台灣超額儲蓄金額持續破3兆元,市場熱錢是否已過剩?嚴宗大則說,央行並沒有對熱錢加以定義,但熱錢是反映金融機構資金流動調動,主要是指外資賣完股票資金、停泊在台灣的數字,目前規模約在新台幣1,000億元左右,而超額儲蓄則指的是在銀行體系與金融機構之間散佈的資金運用情形。



多名立委關心市場游資過多,央行本季是否應再推房市管制加以控管。嚴宗大強調,理事會前都會針對國內場分析評,每次會議討論都會涉及這些問題,是否有新政策出現,將會由理監事會決定,而過去幾年都會針對房地產問題討論。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251253最後頁
共2692筆/共270頁
聯絡資訊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莊敬五街118號
電話:0908-156-235
0908-156-235客服電話
網站QR Code
http://www.money5858.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176,016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桃園倉庫,桃園倉庫出售,桃園倉庫出租-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